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,品牌行銷的方式也在不斷演變。其中一個引領潮流的新詞彙是「IP」,它已經成為許多企業在行銷領域中的關鍵策略。本文將探討IP的概念,以及目前常見的品牌運用方式,並探討品牌應如何融入IP行銷計畫。
什麼是IP?
IP,即「知識產權」(Intellectual Property)的縮寫,原單純僅指商標、版權等法律保護下的品牌或角色。但在數位行銷領域,近年來IP更廣泛地包含了品牌的獨特形象、故事性,甚至是與消費者之間建立的情感連結。換言之,近年來數位上常討論的IP行銷是透過利用特定的品牌形象或角色來打造獨特的行銷策略,以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並建立長期的品牌忠誠度。
IP的常見誤解
網站位置IP vs. 知識產權IP
網站位置IP:網路位置的IP 全名是 Internet Protocol,指網際網路上用來互相通訊的位址編碼。
知識產權IP:而近來行銷常用的IP則是 Intellectual Property 的英文縮寫,泛指智慧財產權的成果,如專利、商標、著作權等無形資產。在娛樂、文創等行業,IP更廣泛地用來指代具有自己獨特故事、世界觀、角色的知識產權。比如迪士尼卡通人物、漫威英雄、流行音樂歌曲等。
品牌IP = 知識產權 IP嗎?
近年熱切討論IP的環境中,最常見的誤解之一是將「知識產權IP」與「品牌形象建立」結合討論,讓大家認為「知識產權IP」=「品牌形象建立」。許多人將IP僅視為單純角色、形象或故事,而忽略了其更深層次的意義。
兩者差異在商業周刊Lynn的文章中:羅胖、米老鼠、哈利波特,都是IP成功案例?別再不懂裝懂,「IP」重點一次有詳細分析,本篇就不做深入討論,有興趣可以前往細究。
品牌運用IP的方式
授權合作:許多品牌透過授權合作,使用知名IP的形象或角色來設計產品,例如電影、動畫或漫畫中的角色授權給玩具、服飾等品牌使用。以2024年為例,台灣麥當勞就與大家都熟知的Hello Kitty合作,推出一系列可愛外型的包裝,透過這樣的方式去吸引Kitty迷的關注,並提高熱話性增加討論度。在過去疫情期間,他們也曾與韓團BTS合作,卻讓迷妹們趨之若鶩的搜集,並且還有包裝袋在蝦皮販售的情況。
跨界合作:品牌與知名IP跨界合作,共同打造獨特的產品或體驗,例如遊戲與電影的合作,推出遊戲改編的電影或電影改編的遊戲。這是零售品牌常見的銷售策略,比如Uniqlo常常與較高端知名設計師合作,推出限定系列的商品增加對大眾的吸引力。或是IKEA也曾與樂高 LEGO合作,去打造專屬收納盒。
衍生品開發:基於知名IP開發衍生品,滿足粉絲對IP的情感需求,例如以知名小說為基礎開發的周邊商品、主題樂園等。
Photo Credit: 麥當勞
Photo Credit: Uniqlo
IP行銷的趨勢
IP行銷正逐漸成為品牌行銷的主流趨勢,主要原因包括:
情感聯繫:消費者對於具有情感聯繫的品牌更加忠誠。知名IP具有獨特的故事性和形象,能夠深入人心,建立與消費者之間的情感聯繫。
識別度提升: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對品牌至關重要。知名IP具有高度的識別度,能夠幫助品牌在市場中脫穎而出,吸引更多目標受眾的關注。
擴大受眾:透過與知名IP合作,品牌可以吸引該IP的粉絲群體,擴大自身的受眾基礎,進而提高銷售量和品牌影響力。
品牌應對策略
選擇適合的IP:品牌在選擇合作的IP時,應評估該IP的知名度、受眾群體以及是否與品牌價值觀相符。選擇適合的IP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合作的效果。
多元化內容策略:考慮到消費者對內容的碎片化需求,品牌應該制定多元化的內容策略,做到分群分眾的行銷溝通,滿足不同受眾的需求。
打造獨特體驗:與知名IP合作時,品牌應該思考如何打造獨特的產品或體驗,而不是一昧的借力,確保品牌本身真得在合作後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。畢竟只有獨特的產品或體驗才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。
保護知識產權:在與知名IP合作時,品牌應該注意保護知識產權,避免侵權行為,以免造成法律風險和品牌形象受損
小結
IP行銷已經成為品牌行銷的重要策略,能夠幫助品牌建立情感聯繫、提升識別度,並吸引更多目標受眾的關注。但在數位化的時代,IP行銷不僅僅是一種行銷策略,更是品牌與消費者之間建立情感連結和實現商業目標的關鍵。只有正確理解IP的本質和作用,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,實現持續的商業成功。
分享此文:
按一下即可分享至 X(在新視窗中開啟)
X
按一下以分享至 Facebook(在新視窗中開啟)